演讲中要注意的肢体语言

  演讲者除了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标准的普通话水平外,还要能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以更好的传情达意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演讲中要注意的肢体语言,欢迎大家阅读参考!

  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展现。要在不长的时间里把所要表达的思想传达给听众并触动听众的心灵,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。

  心理学家有一个有趣的公式:一条信息的表达=7%的语言+38%的声音+55%的肢体动作。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。而视觉信息55%来自肢体语言。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·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:“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。” 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。通过一个人的手势、肢体动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思想意识、情绪变化等,从演讲者出场到演讲再到致谢结束,以及演讲中的整个过程中,肢体语言往往比可以的有声语言更真实可信。肢体语言独特的有形性、可视性和直接性,对于演讲者来说,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。良好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,通过专业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和加强,对演讲者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。

  身姿即形体外表,良好的形体外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。因此在演讲前应尽量避免去想不愉快的事情,以增强成功的自信心,并且,登台前一定要做到精神集中、情绪饱满,保持心情愉快。

  单向表述口才应用中的身姿由上下台步伐、站立姿势、手势动作和服装仪表等构成。

  1、上下台步伐

  演讲者的上下台步伐,要能显现沉着,充满自信,稳健有力,大方自然,上身要挺拔向上,双臂自然地前后摆动,幅度不要过大,也不要过小,头不要昂的过高,也不要过低,目光平视正前方。

  2、站立姿势

  站立一般宜取丁字步,两腿不要紧贴在一起,前后交叉距离要适中。要注意把全身重量始终放在一只脚上,另一只脚虚设,能保持身体平衡即可。两手不做动作时自然下垂,微微弯曲。

  3、手势动作

  常见的手势动作有上举(抬)、下压和平移、斜劈(挥)等几类,每类中又可分为单手和双手两种,每种均可有拳头式、掌式。

  在设计手势动作时要掌握以下原则:

  (1)辨清褒贬含义的区别。

  含褒义的,即表达积极意义,如希望、肯定等意,手往往向上、向前、向内;

  含贬义的,即表达消极意义,如批判、否定等意,手往往向下、向后、向外。

  另外,手势动作范围大致划分为上、中、下三个区,分别表示褒、中、贬三种感情。如号召性的动作,多在胸部以上的区域;一般强调性的动作,多安排在胸前区域;而鄙视、贬斥性的动作,多在胸部以下的左右侧,且以右手在左侧做动作最佳。

  (2)把握动作的情感分量。

  一般来说,单手的分量比双手的轻,当配合演讲内容情绪设计动作时,大都不将双手同时进行的大幅度动作安排在演讲前半部,随着一个一个的小高潮,动作幅度逐渐加大。

  另外,拳式动作和掌式动作的内涵是有差别的。拳式动作往往强调动机、决心,而掌式动作往往是动机和效果同时兼顾。如:“不达目的,誓不罢休!”

  (3)动作要成套。

  演讲时哪里要有动作,有什么样的动作,动作幅度多大,都需要密切结合内容通盘考虑,不要随心所欲。一般在7分钟的演讲时间里,有5—7个动作(由小到大)就够了。

  4、服装礼仪

  演讲者的服装要有别于家常便服,但又有异于文艺演出,亮相比较,应更接近于生活,以朴素庄重为宜。